在市场经济环境中,“信心”是最关键的非制度性因素。
随着新一轮新冠疫情再次蔓延,给房地产企业在融资难回款难、推动降成本扩需求和经济运行带来了较大冲击。
发展的信心从哪里来?荆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给出了答案:变政府“端菜”为企业“点菜”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提振市场发展信心,释放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。
提振市场的信心来自政府部门的靠前服务
9月20日,在荆州市今年第一块住宅用地拍卖中,位于沙北新区明珠大道与江汉北路交汇处,地块面积47438.57平方米的住宅用地被四川鼎仁公司拍得。据悉,此次是该公司第二次在沙北新区拿地,计划建设鼎仁•荆蓉府项目,着力打造品质住宅小区。
为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,保障该项目高效推进。10月10日,荆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汤光华带队,主动靠前服务,对该公司建设项目、经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,实行定岗定人、定责定标等举措,以市场主体思维将优化营商环境“好差评”制度充分落实,及时解决企业在建设、经营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。
“我们希望进一步精简项目审批流程和时限,确保项目建设加快推进,实现土地资源优化利用与企业提质增效的双赢?”鼎仁公司项目负责人李晓东说。
而建设项目建设用地面积4.74万平米,规划总建筑面积16.7万平米的房产项目,以往按照串联方式办理竣工验收,需耗时近2个月的时间。
一套“精准服务”的方案很快出炉......
全面落实牵头优化“办理建筑许可”营商环境工作职责,现场确定政策服务专员和具体责任人,深化“多审合一”,实现施工图“免审后检”。将施工许可前图审调整为施工许可后检查,建设、勘察、设计单位作出自审承诺,即可办理施工许可证,实现“0”个工作日审图。
与此同时,对物业管理招投标实行容缺办理并压缩实现时间,待完成前期工作并取得《规划许可证》和《土地证》后开标,且完成中标、备案手续。在办理预售许可方面,采取“容缺审批”方式进行审批,待房地产开发项目实体工程量达到25%以上,依据土地出让合同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,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为企业抵抗压力和保持发展动力提供坚强保障。
强化服务数字化转型,全力打通“政策落地”最后一公里,也是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一环。
在坚持靠前服务的基础上,市住建局不断整合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资源,通过大厅现场办理、政务服务网网上办理、电话预约办理、邮递资料办理、园区政务服务节点代办等方式,畅通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渠道,持续推行全天候“不打烊”政务服务。对重点投资项目等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,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,实行专人领办、帮办、代办,特事特办、即来即办、随时约办,切实提升了审批服务效能。开通政务服务热线,第一时间提供政策咨询、诉求反映、问题收集、转办督办服务,为企业抗击疫情冲击、创新快速发展提供全面政务服务保障。
“如同企业家需要足够的信心一样,我们也坚信,以服务的诚心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自由宽松公平的市场环境,将有助于市场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,从而吸引要素聚集,持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”汤光华说。